每個人的生活中都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烹調食物就離不開食用油,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飯用油也更講究健康。不同的食用油由于它的脂肪酸構成不同,適宜的烹調方式也不同。因此,有必要跟大家科普一下,橄欖油、茶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芝麻油這幾種家庭常見食用油都有什么特性?用什么樣的烹飪方式最適合?又最適合用來制作哪些食物呢?
橄欖油:最適合涼拌菜
橄欖油含有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油酸能夠降低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橄欖油最適合用作涼拌菜,也可以用來炒、烹等,但是要注意,油溫不宜過高。
茶籽油:拌、炒皆宜
茶籽油是一種我國特有的優質植物油,又叫山茶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組成與橄欖油十分相似,含有豐富的油酸,含量約為80%。茶籽油還富含維生素E、甾醇、山茶苷等功能成分。
與橄欖油類似,茶籽油可以直接用來拌菜、拌面,也可以用于炒、烹、煎、炸。
玉米油和大豆油:
更適合炒烹煎
玉米油和大豆油生活中更常用一些,很多家庭都比較熟悉。玉米油和大豆油的營養價值并不遜色,它們富含亞油酸,而亞油酸是多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亞油酸可以增強心血管機能,具有預防皮膚病、提高機體免疫力等效果。
玉米油和大豆油更適合炒、烹、熘、煎等。
芝麻油:不易變質,適合用作調味
芝麻油也就是香油,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也很高,約85%。油酸含量也達到39%、亞油酸含量為46%。芝麻油中還含有芝麻酚,芝麻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能夠清除體內自由基、增強機體免疫力,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芝麻油的穩定性,使其更耐儲存,不易變質。
香油一般不用來炒菜,主要作為調味品拌菜或拌飯使用。
4月15日,北京產權交易中心掛出“中糧旗下中國食品擬1元底價拍賣中糧君頂酒莊55%股權”的消息,引起行業一片嘩然。1元拍賣的背后實則附有昂貴的“條件”,中標者需承擔君頂酒莊所欠中糧3.92億元的債務,而其實際對外欠賬總額高達5億多元。
京華時報訊(記者常鑫),前天,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節目播出一組有關草莓的報道,稱該欄目組記者隨機在北京購買的8份草莓均檢測出含有百菌清和乙草胺兩種農藥。
曾在麥當勞中國餐廳服役近24年的奶昔昨日正式謝幕。雖然麥當勞中國方面稱此舉屬正常產品調整,不過在業內看來,銷量的不斷下滑或才是此次奶昔下架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