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共熔溶劑(DESs)作為一類新型綠色介質,由氫鍵受體和氫鍵供體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構成,二者通過氫鍵相互結合,能夠提供或接受外部電子或質子形成氫鍵,使得它們可以溶解多種物質。此外,低共熔溶劑不僅具有離子液體的良好性質,如熱穩定性優異,與水和有機溶劑混溶,對各種有機化合物具有優異的溶解性和萃取性,而且原料易得,成本較低,制備簡單,無污染。
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是一種名貴的大型藥食用真菌,富含蛋白質、多糖、甾醇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特別是羊肚菌多糖具有抗腫瘤、提高機體免疫力、降血脂、抗氧化、抗疲勞等功效,且無毒副作用。盡管羊肚菌多糖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但其提取效率一直較低,制約了對羊肚菌多糖深度開發和利用。傳統多糖的提取方式多是熱水抽提,以水為介質,存在費時、生產能耗高、活性組分易損失、得率低等缺陷。因此提供一種高效的羊肚菌多糖的提取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山西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用菌團隊利用DESs提取羊肚菌多糖。研究結果表明,與傳統熱水提取法相比,DESs提取法能高效提取多糖。經優化,其中DES-1(氯化膽堿:草酸=2:1)的多糖提取率是水提法的4.5倍,并且提取的多糖具有更高的多糖含量和硫酸鹽含量。采用DESs技術提取的羊肚菌多糖對DPPH、·OH和ABTS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對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DESs提取的羊肚菌多糖具有更高的清除體內自由基和控制餐后高血糖的潛能。該研究不僅為羊肚菌多糖的提取提供了一種綠色、高效、經濟的策略,同時也為羊肚菌多糖在功能性食品行業的開發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該成果以“Ultrasound-Assisted Deep Eutectic Solvents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Morchella importuna: Optimizati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Bioactivities”發表在中科院SCI 1區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影響因子6.576)。
食用菌科技創新團隊在讀二年級研究生潘旭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孟俊龍教授和徐麗婧副教授為通訊作者,常明昌教授、程艷芬副教授、耿雪冉副教授等食用菌團隊其他老師也給予了大量的指導幫助,研究生郭東東、劉榮柱參與部分研究工作。本研究得到了山西省基礎研究計劃(202103021224127)、山西省研究生創新項目(2021Y341)、山西省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黃土高原食用菌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的資助。
4月15日,北京產權交易中心掛出“中糧旗下中國食品擬1元底價拍賣中糧君頂酒莊55%股權”的消息,引起行業一片嘩然。1元拍賣的背后實則附有昂貴的“條件”,中標者需承擔君頂酒莊所欠中糧3.92億元的債務,而其實際對外欠賬總額高達5億多元。
京華時報訊(記者常鑫),前天,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節目播出一組有關草莓的報道,稱該欄目組記者隨機在北京購買的8份草莓均檢測出含有百菌清和乙草胺兩種農藥。
曾在麥當勞中國餐廳服役近24年的奶昔昨日正式謝幕。雖然麥當勞中國方面稱此舉屬正常產品調整,不過在業內看來,銷量的不斷下滑或才是此次奶昔下架的真正原因。